- News最新消息
News最新消息
2023/04/17
來吉教會族語命名感恩禮拜 日常中運用族群語言與文化(2023年2月19日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社)
來吉教會族語命名感恩禮拜 日常中運用族群語言與文化
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
【Dalul嘉義報導】Cou(鄒)族群區會來吉教會為從教會開始推廣語言及文化,同時回應2月21日世界母語日精神,特別於2月19日主日舉辦族名命名感恩禮拜,邀請弟兄姊妹穿著族服參與禮拜,並為每個人取族名,期盼會友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及文化,思考與討論語言復振議題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提出倡議,2000年開始訂每年2月21日為「世界母語日」,向全球宣揚保護語言的重要,促進語言的傳播,進而達到文化之間的傳承。在來吉教會族名命名感恩禮拜中,牧師Sai Isqaqavut(撒伊‧伊斯卡卡夫特)也探討信仰與文化之間的關係,促使會眾思考語言及文化是上帝賜給每位原住民最特別的禮物。
Sai Isqaqavut以申命記26章1~9節為主題經文,並以「上帝最特別的禮物」為題分享。他表示,從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,可看見他們雖然在曠野流浪40年,遭遇各種逼迫及苦難,但其實都是上帝給予的恩典。透過上帝的福音,以色列人在之後幾百年歷史中,即使受到壓迫且分散各地,依舊以對上帝的信仰為基礎,這也成為民族永續的關鍵,「在這當中,他們也是緊緊抓住上帝、自我認同,才有辦法至今依舊存續。」
Sai Isqaqavut表示,台灣原住民的語言及文化雖然在過去殖民歷史中漸漸式微,甚至因國語政策而無法說自己的語言、活出自己的身分認同。但是教會透過聖經的翻譯、母語的禱告、命名的方式,讓語言有不同的存續方式,也透過信仰,讓文化與語言跟上帝有所連結。期盼原住民選擇自己的文化與語言後,即使遇到困難與挑戰,也知道這都是上帝的恩典與旨意,「透過認同上帝所賜與給我們的語言與文化,不忘記自己是誰。」
來吉教會牧師Humhum Nahaisulan(乎乎姆‧哪海抒嵐)會後受訪指出,從過去的觀察發現,在地的族人很少用自己的語言稱呼彼此,習慣用中文名字。而教會今年會著重於語言復振,就從在教會中使用族名、族語開始,希望藉此拋磚引玉,讓會友習慣在生活的場域使用族語,不只是在祭儀與課堂中接觸文化,也能在生活中體現出來。
族名命名感恩禮拜的靈感來自布農族教會常舉行的嬰兒命名禮拜,Humhum Nahaisulan說,透過呼喚族名的儀式,眾人認識彼此,也認識母語使用的重要與急迫性,讓母語使用更加日常化。3月教會將與社區開會,找出母語推廣的問題及方向,讓使用母語的場域不只停留在教會,還可拓展至公告、政令宣導、學生教育等不同層面,「語言與文化有更多被活出來的機會。」